这是我头条的第一篇文章,也是我做创业的第一篇日记。
我是一个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小人物。除了考研考上一所非常著名的大学之外,我觉得到目前我的人生很平淡无奇。我目前从事的金融工作——外表看起来是一所高大上的工作,其实经常自嘲为“金融民工”。创业,之前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陌生的词汇,我连“幻想”都不会想到自己会创业。所以,对我这个平凡的不能平凡的人来说,创业无疑是一个非常冒险的决定。但,过了四十之后,我内心里总有一种冲动,那就是趁年轻,要做自己真正喜欢、能让自己全力以赴的事情。于是,在朋友和同学的各种沟通和交流下,在我对项目有了更深的了解后,我决定创业。
我即将成为一个创业者,这段日子是筹备创业的艰辛日子。不知道未来的日子是什么样子。这种高度不确定性的生活,意味着我要脱胎换骨,从舒服和安逸中抽离出来,成为一个新的我,这是非常富有挑战的。之前的工作轻车熟路,现在的工作每天都有不确定性,都有各种值得学习的新观点和新思考。我大脑容量有点不够,大脑思考有时候常常跟不上自己的动作。
之所以开始写创业日记,是从一本书给我的启示,那就是周岭老师的《认知驱动》。他在书中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就是:打造技能必须有产出,写文章就是最好的产出。自我反思,我很多时候大脑中有很多想法,大部分都是转瞬即逝,很少能有记录下来的习惯。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想的很多,但收获非常少,也很难成系统,错过了很多特别好的主意。
从今天开始,从这篇文章开始,我下决心,要想把自己创业过程中的所思所想能够尽可能记录下来。一方面,让自己的思考更加的深入和系统,另一方面,可以让自己不时的翻看回忆,反思和忏悔的机会就更多。当然,如果这些记录的点点滴滴能够对读者能有些许帮助,那我写作就有了更多的创造价值的使命,会督促我更加努力。
我要避免写的这些日记成为流水账,也不去写碎碎念,更不去说违心的话。我要更多的写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共性的问题,更多的思考人性的弱点,更多的思考这些记录对我个人反思的价值,最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用《认知驱动》这本书的话说就是:“我们必须想办法生产有长久价值的文章,创造对自己和他人长久有用的思考,摒弃一切不具备长久价值的内容。”
这就是我把创业心路历程写成日记,并发表在头条上的初衷。
我要不间断的写下去,一直到创业成功。
期待你们的回应。
2023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