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群体,自媒体创业,可以做哪些方向,今天给大家盘点一下。
上一期内容中,讲到了普通人在自媒体创业前的几个常见顾虑和思想误区。由于粉丝中教师群体较多,所以就有很多教师小伙伴曾多次问过我一个问题,说“教师自媒体创业做哪个领域比较好呢?”
还是那句话,这一系列专题课程中,打工类型的线上副业我就不作过多的介绍了,网上一搜基本都能找到,我还是主要给大家讲一下创业类型的副业思路。
今天,我就“教师群体可以做哪些自媒体领域”这个话题,跟大家说一些我的观点和思路,供各位教师小伙伴们参考。
第一,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可以尝试家庭教育、职业教育方向。
这个方向,对人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既要有深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同时还要有较多的社会实践经验。
我以前也曾经说过,家庭教育、职业规划、职业教育这几件事,最终方向其实是同一个方向。所以,已经工作很多年的老教师,学校的教学工作已经轻车熟路,自身对教育的内在客观规律有了一个比较深的认知之后,就可以尝试在网上讲解这方面的知识。
但要特别强调的是,所谓的“老教师”,并不是指年龄特别大的教师。而是指有一定年限的教学经验,对教育、教学工作认真对待,勤于观察、善与反思教育规律的教师们。
那么,具体工作多少年的教师就具备这个层次的能力素质了呢?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大致判断,勤反思、悟性好的,最快也得6年以上,对中学教师来说至少得完整的两轮,对小学教师来说也差不多是低年级段(1~3年级)或高年级段(4~6年级)的两轮时间。
慢点的、悟性一般的,可能得10年以上,甚至更多。
从根本上来说,教育这个大行业,如果你真的干明白了,思考的最终方向,就应该是职业技能教育、职业规划和选择等等方向,我也十分建议各位真正热爱教育行业的教师小伙伴们,最终能走到这个方向上去。
因为这个方向,才是国家和社会最需要的方向。这里也要顺便强调的是,学校教育制度下的一线教师工作,和真正符合时代需求的教育方向,是两码事。
但是,话又说回来,凡事也没有那么绝对。刚工作的年轻教师们,愿意去反思、钻研这方面的知识,一边输入知识,一边输出观点,把读书笔记、读后感当成自媒体作品发出去,也一样是可以的。
不过同时也要强调的是,由于年轻教师是现学现卖,实操能力肯定是较差的,前期不要想着变现和赚钱。
第二,刚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可以尝试考试、工作心得分享方向。
很多人都会说,年轻教师刚参加工作,肯定没经验,所以没啥可分享的。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思维误区。
关于这些思维误区,我上一期内容已经重点讲过了。年轻教师在教学工作方面没有太多经验,这是事实,但并不代表没有可分享的内容。
如何备考教师社会招聘考试,如何复习笔试,如何准备面试,从报名到上岸一套流程又是怎样的,完全可以分享给未毕业的师范大学生以及打算参加社招的其他准教师们。
另外,参加工作以后,自己所面对的城市、学校、学段、学科、生源各有哪些明显特点,工作后有哪些原来不曾知道的切身体会,自己又是如何克服工作中出现的种种困难的,这些也都可以拿出来分享给即将步入教师行业的其他年轻人。
总之一句话,只要你的分享行为,对社会上的某一类群体是确实有价值的,那么这个就完全可以成为自媒体创业的起步方向。
第三,热爱理科的教师,可以尝试与生活相关的科普知识方向。
对理科方向特别感兴趣的,比如教科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等学科的教师,可以去尝试写科普动态、文章,制作简易的科普视频,分享到网上。
但在这里要特别提醒的是,内容要尽可能地贴近寻常百姓的生活,也尽可能地偏趣味性。这里不推荐做补课、应试培训的方向,一来这不是时代需要的方向,政策也不支持;二来,各大平台已经基本上不推荐这类内容。
比如,蚕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工地上使用的滑轮组是怎样工作的?自热米饭中到底是靠什么产生热量的?夏天吃的水果玉米是通过什么样的种植技术培育出来的?等等这样的问题,都可以成为科普知识分享的方向。
先查阅相关资料,再使用自己的语言体系,写成动态短文或长文章;或合理利用剪辑软件中的“图文成片”功能,再适当选取一些对应的图片或视频素材(比如《教师教学用书》附带的光盘里的内容),就可以制作成简易的科普视频。
最后再次强调,可以讲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科普知识,但绝对不建议讲应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