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部分中学生作文选登(十五)

沙滩上的贝壳

邓发纪念中学刘玲

在黑暗与黎明的晨曦中,漫步于冷暖相间的沙石上,文学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沙滩上的沙石贝壳。我静静走过,贪婪地抚摸这些晶莹的、珍贵的财富,时而拾起一颗鼓舞前进的贝壳,时而拾起一颗借鉴反省的贝壳,时而拾起一颗打动心灵的贝壳。怀着一份感恩的心,好好收拾,以作纪念。

沙滩上有颗饱经风霜的贝壳,我们感动地拾起她,那便是《简·爱》。在简·爱的故事里,我们看见了一位坚强勇敢、乐于助人和坚持正义、越挫越勇的女性。她敢于同腐朽社会搏斗,敢于坚持自己的原则,坚决放弃财富的享受,追求真我的幸福生活。正是她的勇敢,熏陶了我们坚持真理信念的心,使我们的生活原则套上光环。是的,光明绝对能战胜黑暗,彩虹能通过风雨的考验,真理是能战胜邪恶的。一盏永不熄灭的航灯从此引领我们走上了人生大道。

沙滩上有颗夺目而又暗淡的贝壳,我们理智地拾起她,那便是《曹操集》。在曹操的人生里,一位充满光彩又失色的身影,我们该如何抉择?是像对《简·爱》那样的挚爱,是吸收,还是舍弃?全盘肯定还是否定?曹操那望梅止渴的智举,节俭朴素的生活习惯,我们怎能忘记?啊,曹操,你作为领导人,可见“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从心里爱才;你东临碣石观沧海,沉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闯开胸怀想把天地包容;你江水横槊,随即发生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可是,你还是被称为奸雄,是因为生性多疑,屠吕伯奢全家,忌才学而杀杨修?何以取舍,你这乱世英雄又是被唾弃的奸雄,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真正面目。从此,我们知道了怎样去遏制不良的人性,展现美好的人性。

沙滩上有颗感恩的贝壳,我们感激地拾起她,那便是作家三毛心中的那棵草。三毛在异地时曾经失落无助,就在这时有位陌生的同学送给她一棵不起眼的小草,并鼓励她振作,三毛十分感动。她在《有人送我一棵草》中写道:“草会枯萎,我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去纪念这位不知去向的同学。我只有把这个帮助人的一份感恩的心传递开去,去帮助更多的人。”三毛用她真切的行动做到了,她用细腻的文字和真挚的感情,感动着、滋润着我们读者的心灵。这便是她纪念的方法。从此,我们懂得生活中该怎样去感恩。是的,我们是用感恩的心去看待我们的文学作品,还是用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一切都在我们的心中。

文学作品,如沙滩上的贝壳,带给我们无数的心灵启示。我们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和爱的信念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品味社会人生。让我们一起继续在沙滩上寻找属于自己的贝壳,去迎接地平线上的日出吧!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多姿多彩的。

点评:文章以自己的阅读经历写出了文学作品对我们生活与人生的影响,表达了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由衷之情。文章用比喻手法,表意巧妙;三个排比段,不同角度,突出了文学作品的魅力;结尾鼓励有度,让人为之感动。

指导老师:朱志洲

云浮部分中学生作文选登(十五)

红楼一梦,醉卧九尘

云浮中学邱俊文

我用目光碾过那本书,安静,顽固,浮华的尘土早在时光流逝中抹去,昨日的梦呓隐约中透露出这本红楼。

踏破时间,回首那一段缠绵凄苦的情史,一段大家族的落寞史,过去了却也过不去。初识黛玉,容颜惊艳,明眸皓齿,只是那双眸子却总是含满了泪水。宝玉,娇生惯养,却也才思敏捷,嬉笑不羁,纯真无邪。相见时的似曾相知,宝黛之缘,在相见的那一刹那早已注定。就在这大观园之中,宝黛互相的情愫至此开始酝酿,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上天注定的缘分,却也拗不过贾母的一语定音。

千古红楼,梦一回。前生,是那棵世外仙姝;这一世,化作了这个叫作黛玉的女子。她那照水姣花、扶风弱柳的娇弱身躯里,蕴藏着超越脂粉的不凡禀赋。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样精致婉转的别样情怀,还有那深深隐藏在思想深处的叛逆情怀,在那世俗小人眼中是那样的不和谐。又该怎样同那冰冷森严的封建制度相融合呢?

想,潇湘馆那里的竹篱是否日日被黛玉那沉静悠然的喃喃细语所敲打?黛玉又是否常坐在那石上,看着书,轻念一句:“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还是,如后人所道,潇湘妃,枉凝眉,千古红楼梦一回。还是如往常一样,不悲不喜。

或,面对那菊花,轻拢水袖,漫展柔荑,轻捻一朵菊,念道:“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到底迟。”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黛玉低吟着的悲凉诗句一直被古往今来的独孤人士吟唱至今,这句诗出自曹雪芹的手笔,似乎也暗示着《红楼梦》这部小说的悲凉结局和它之中蕴涵着的封建社会独有的苍凉和无奈。

虽说这本书字里行间显露出社会的世态炎凉着实能令人如作者一般忍不住仰天长叹,然而其中也有美丽、善良的一面,如大观园中的一家人一同饮酒对诗,一同喜接春联的热闹、开心,亦如宝玉面对黛玉时的那一份讨巧与能言善辩,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也使读者在阅读时嘴角不禁泛起一丝浮萍。

其实,这也正是民间人家风俗与良好教养与中华民族丰富文化的真实写照,然而越如此,结局便越显得沧桑凄凉,越觉得不舍,若不是如此,作者那犀利的语言和矛头也不会直指人们内心的最深处,如此伤感。

全书着重一个“情”字,让曹雪芹突破了老庄哲学的生死观,超越了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一个“情”字,让他突破了儒家“克己复礼”的思想束缚,超越了活在当下的人生追求;这一个“情”字,让他突破了释家的色空循环理念,超越了普济众生的大乘思想。

这个“情”字并非片面的狭隘的情,它包含了爱情、亲情、人情、友情等人间所有的真情。这些真情,都是发自于人的内心,成型于人的思维,又受制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观念。同时他又告诉世人一个真理:要想改变人类生存的现状、改变人类未来的命运,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正本清源,继承和弘扬那些积极的、先进的文化元素,剔除腐朽的、没落的文化残渣,用以改变人类的思想观念!这才是《红楼梦》以文补天和以文济世两大主题的终极指归!

靠在书架上的《红楼梦》,静静地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是喜,是忧,是聚,是散。它,孕育着狂热的内涵;它,传承着深刻的思想;它,透散着醉人的感伤。

新兴印象

富林镇界石小学黄炜进

7月22日上午,我参加了云浮日报社与梧州日报社在新兴县联合举办的云梧两地小记者精英夏令营学习交流活动。虽然只是半天时间,但新兴这座美丽的县城以它发达的农业和美丽的风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站我们到达新兴温氏食品集团的总部。温氏集团占地非常广阔,环境优美,到处充满着科技与文化的气息。跨过大门,进入大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艘晶莹剔透的玉石工艺船,船后的墙上刻着温氏集团的商标和企业精神“精诚合作,各尽所能”,古色古香的文字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心灵。接着,我们进入了一个养殖展览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蜡像和模型为我们生动地展示了科学养殖的情景,工作人员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养殖的问题。最后,我们进入了一个小型放映室,影片介绍了温氏集团的诞生和“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让我们了解到温氏集团如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参观温氏集团,我们不仅深深感受到科技的巨大力量,而且被新兴人伟大的精神所感动。

我们新兴之行的第二站是惠能广场。还没下车,惠能广场就以它的恢弘气势远远地冲击着我们的视野。下了车,我们沿着“惠能广场”的牌坊直走,进入了六祖纪念堂——“定惠堂”,只见里面装修素雅,庄严肃穆,一进门就可以看见一座高大的石头佛像,这就是六祖惠能的佛像。他身穿一身白色的衣服,盘腿而坐,目光平和安祥,一副心无杂念的样子。看到这佛像,我的燥热仿佛都退去了。接着,我们慢慢走上二楼,整个惠能广场都尽收眼底,只见广场四周生意葱茏,流水、涌泉点缀着亭台楼阁,使广场充满着梦幻、安谧和神圣的色彩。来到这里,我们每个人都感到特别安宁。

到了下午1点左右,我们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归程,新兴这座城市的美丽与活力给我们留下了永不可磨灭的记忆。有机会,我还要来游历这里的山山水水。

小记者之行

邓发小学彭允毅

抱着尝试的心态,我在网上报名参加了云浮日报社组织的“与梧州日报社小记者交流学习”的活动。名额有限,但我竟然被选上了!带着一种兴奋、幸福之感,背上背囊,还带着一种好奇心理,我在7月22日早上8:15坐上了本次活动的专用汽车出发了!

从市区出发,经过45分钟的车程,我们与梧州日报社小记者在新兴汇合,并一起参观温氏集团和惠能广场。

我们首先参观温氏集团,向导带着我们上三楼看电影,从影片中我知道了温氏集团拥有230多家公司,5.86万户合作家庭农场,4.9万多名员工,现在上市肉猪1713万头、肉鸡8.19亿只、肉鸭2626万只,总销售收入约600亿元!这些数字对于我来说是多么庞大啊!影片里还介绍了温氏集团养鸡、鸭的方法,全是由机器完成的,真的是越来越科学了!

第二站是惠能广场。惠能广场中间有一个小喷泉,向导介绍说:“这些水就像一面小镜子,满了以后就能看见高楼的倒影。”只可惜,当时我们未能目睹。接着向导又带我们参观了定惠堂,六祖惠能雕像就在中间,非常雄伟壮观!

随着向导的一句“好了,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我们的小记者之行便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我的学习却没有结束,这是我第一次单独与不认识的人外出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的人生又前进了一步,不但增长了相关的知识,开阔了眼界,而且在学会如何照顾自己的同时还认识了新的朋友。

最后,我要真心感谢带我们出来开眼界的叔叔阿姨们:感恩您们的无私付出!

云浮部分中学生作文选登(十五)

体验快乐,记录成长

——记云梧两地小记者交流活动

云硫小学杨耀

7月22日,阳光明媚,我和另外14名云浮日报社的小记者参加了云梧两地小记者交流活动。

现代化的畜牧企业——温氏企业

首先,我们乘坐大巴与梧州日报社的小记者一起前往位于新兴县的温氏企业总部。刚走进里面,我们看见那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大堂时,都被它震慑住了。随后我们两地的小记者乘坐电梯前往位于三楼的温氏企业文化展览馆。我随着队伍走到一个模型前,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个模型是按照以前的养殖场做出来的,而那些鸡和猪都是蜡像。”看了看模型,我这个在城市长大的孩子,感到十分的好奇,便在模型旁驻足观望。随后大家一齐前往小影院观看了温氏企业的宣传片,从中我们了解到了温氏创建于1983年,是一家以养鸡业、养猪业为主导,兼营生物制药和食品加工的多元化、现代化、跨省市、跨行业的大型畜牧企业。参观完后,我不由得感叹温氏的现代化。

彰显深厚禅宗文化——惠能纪念广场纪念堂

参观完温氏总部后,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前往下一个参观地点——惠能纪念广场纪念堂。走进里面,首先吸引我目光的,便是那一尊惠能石雕了。据了解,它高6米,全身由汉白玉雕成,把惠能的形象雕刻得活灵活现。纪念堂的四壁上刻着惠能大师的《无相颂》。其中一句令我深思:苦口乃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而现实生活中,我却并没有做到听取忠言。

参观完惠能纪念广场纪念堂后,云梧两地的小记者踏上返程之路,历时半天的交流活动圆满结束。我觉得,这次活动太有意义了。我不仅收获了知识,结交了不少朋友,更为宝贵的是我重新认识新兴这个地方,亲身感受了她的历史文化魅力。我希望,下一次的小记者活动,我也能够参加!

云浮部分中学生作文选登(十五)

温氏集团游学日志

邓发小学黎俊炫

7月22日,那一次旅行让我难忘,也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云浮日报社的老师带着我们一班小记者前往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加学习交流活动。

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温氏集团大楼。我们排着整齐的队形,踏着轻快的步伐,带着兴奋和好奇的心情走进大厅。几根大石柱矗立在大厅之中,金黄色的灯光从屋顶洒下来,金碧辉煌,就像走进了宫殿似的,非常豪华。最明显的就是粘在墙上的玉竹简,上面写着温氏精神的核心内容。竹简的下面有一艘大玉船,寓意一帆风顺。

老师带我们到三楼去看温氏集团的起源和故事。一进去,就看到门口摆放着温北英先生的铜像。再往里走就可以看到有许多蜡像,都是人们饲养时的情景。接着,我们看到了温氏产业从人工化到智能化,从传统养殖到科技养殖的整个过程。现在不再需要人来喂养动物、种植蔬菜,而是直接从电脑里操控。比如说喂饲料,只要你从电脑里选择,饲料就会从饲料塔里流到喂养盒里,大大提高了效率。工作人员还给我们看了一段视频,里面小鸡欢声笑语,小猪活泼可爱;机器在农田里收割得热火朝天,农场主们幸福美满;运输车在马路上欢快奔驰;办公室里井然有序;计算机连接着世界每一个角落。

温氏集团是一家多元化、现代化、跨地区发展的大公司。它的成功让我了解到智能化和科技的力量,也激发了我们学习科技的热情,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创新,中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云浮部分中学生作文选登(十五)

付出与收获

云安中学李家连

我在书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

上帝说:“一分钟。”

小男孩问:“一百万对你来说等于多少?”

上帝说:“一元钱。”

小男孩说:“那你给我一元钱,好吗?”

上帝说:“好啊,那你得先给我一分钟。”

看完深有感触,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吗?没有去努力和付出,却想得到更多、更大的收获,这不是做梦吗?

在学习上,如果付出了,自然会有回报。或许有人认为这不值得,那也证明他根本没有努力过,没有尝试过收获的喜悦。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有汗水和泪水,无怨无悔才是我们作为学生最需要的品质。放学后,每当看到高三的师兄师姐们在绕着校园跑步宣誓时,不由得心潮澎湃;听到他们在喊各班的口号时,心情更加激动,仿佛他们是在用这种方式,向全校的师生宣告他们的誓言,心中不由得泛起一种敬佩的情感。

当我们坐在教室时,你是否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坐在这里?当老师在讲课时,你却在下面开小差,是否清楚自己这样做的后果?我们来到学校,都只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学习。既然是学习,那么就得有付出,最终收获的才可能是甘甜的喜悦。

编辑:丝慧

云浮发布投稿邮箱:yunffb@qq.com

想要通过创业或副业增加收入?点我了解


 

 

 

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不构成投资建议,不构成社商用,纯属分享。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本站不为本页面提供的信息错误、残缺、延时或因依靠此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