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临沂00后护士小宋兼职摆摊卖水果两周收入一万五后全职开店一事上了热搜,网友热议,话题总阅读次数达2.4亿次。

支持的人很多,有网友评论:
“护士工作很辛苦很累,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如果有更好的工作更好的收入也是支持的”
“不用挨骂不用值夜班,想什么时候收摊什么时候收摊,支持小姐姐”
“这一届的00后相当优秀,真的很有赚钱头脑了”。
反对的人也不少,随手搜索多个平台,“日入五百、月入上万”的帖子随处可见,令人心动的想要推起小车就进场。但同样也有很多“不要盲目摆摊”的劝退例子,在一片分享摆地摊收入不菲的红火局面中撕开了一个令人冷静的口子。

但我的观点可能不太一样。
这新闻都已经闹腾好多天了。
前几天和一个宣传口的同学聊起来这事儿,他说很羡慕,这样的案例可不好找。
可以往人生不设限上进行形而上的推导,也可以往考编不是唯一一条出路上带带,发挥的余地很多。
就两个风险。
一个是怕小程序打的广告,但现在转发的媒体多了,也不怕了。
一个是怕引发关于护士待遇的讨论,但从现在的局势看来,也压住了。
然后他还聊了聊传播的路径变化。
最开始是说,护士兼职摆摊2周收入1万5。
后面觉得收入这个词,容易让大家想到营收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护士兼职摆摊2周赚1万5。
赚,就显得更灵性一点,想象空间更大一点。
最近这段时间他都开始研究那些搞传销的人的话术了,觉得稍微收一点,就能直接拿来用。
然后一定要加入线上线下,颠覆传统,年轻人喜闻乐见之类的话术。
尤其是线上,一定要强调。
因为现在各地对于实体摆摊的政策还有点摇摆,之前有研究机构预测2023年中国夜间经济规模将突破30万亿元,他们都不敢接这话,就是怕「外摆」政策突然有变化。
但总得来说,云摆摊这个案例,要比之前他们转发的24岁女大学生回村选村长意外当选,要安稳一点。
因为现在报道的口径是,「听说村长工资高、工作清闲」就回村参加选举,然后村里一共1052票,她以890票高票当选。
切入点讲究的是一个意外和被动,点半推半就的感觉。
然后聊回村以后化被动为主动,让朋友免费给村子画墙,把村子打理的漂漂亮亮的。

后面转了他们才知道,被「坑」了。
因为这是2021年就宣传过一波的。
当时讲的是,本来毕业后留在天津创业,又是做中小学教育,又是做民宿的女孩,一个月收入还挺高。
村干部打电话把她邀请回去,又是劝要为村民服务,又是说要为父母尽孝。
女孩是很不情愿,才回去的。
没什么意外之喜,更没有什么听说工资高、工作清闲之类的。
这就对冲了。
而且2021年,用的宣传照是这种风格:


就还有点辛苦好村长的感觉。
这波重新宣传,又主打轻轻松松了,照片弄得很唯美,弄得我同学都有点精分。
尤其是第一张图,他当时看了很久,觉得是不是不同的人类似的事情。
后面是查了地域和当事人姓名,才确定就是同一个人。
图片上右边的应该才是主角,可惜被挡住了,乱加水印害死人。


第二张图他也觉得味道怪怪的,像是网红去乡村拍摄,去一次的那种,而不是村长长期坚守。
但他也能理解,案例是真不好找,有时候换个包装炒炒冷饭也是没办法。
之前炒「放弃和奉献」,现在炒「轻松惬意到处是美好」。
只要最终传递的,是多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要等,不要靠,现在机会到处都是,随便哪个行业都能体面过好,多反思反思自己的问题,就行。
同学还问我身边有没有类似的故事,最好是不要太多的资源、人脉,自己短期就发家的那种,月入再稍微高点,如果有个父母离异或者身残志坚的噱头更好。
我说,那只有搞灰产的,你要不要……
他说,下次抨击年轻人急功近利拜金主义的时候再找你,当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