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手指,就能用手机在网上赚钱?
“刷单”这种既无时间限制、也无地点要求的工作看似是个不错的选择,却隐藏着更深的诈骗陷阱。
目前,刷单诈骗已经成为2021年1-7月份灵寿镇发案率最高的诈骗类型之一,刷单被骗的警情,小到被骗几百元,大到被骗几万、十几万。
「
警情通报
」
01
案例一:
Z某某,女,33岁,中专文化程度,现住:灵寿县南托村。2021年7月21日Z某某被拉入一微信群,该群系抖音点赞任务群,由群主发布点赞任务,关注任务上的抖音账号并点赞,在完成任务后,将截图及自己的支付宝收款码发到微信群内,以供发放佣金使用,群主让Z某某下载“言语”APP,在该APP继续做点赞任务,每单收到8.8-22.5元不等的佣金。Z某某做了五六单后,群主在群内发消息称有一种新任务佣金回报率更高,想要做新任务的人员只需在“言语”APP上进入“雄达国际”界面,并注册会员。Z某某进入“雄达国际”界面注册会员后便在平台上投注大小,当Z某某充值50元赚了20多元后打算再充值时,对方称再做任务就是连单的。由于连单数额较多,Z某某有些犹豫,但看到“雄大国际”平台上自己的账户余额一直在涨,就想再充值点钱提现,按照对方的要求完成任务后,对方又声称需要缴纳保证金才能提现。Z某某先后转账149167元,最终发现被诈骗。
02
案例二:
W某某,女,28岁,初中文化,现住址:灵寿镇漂里村,2021年7月22日,W某某微信上的一个好友把她拉到一个微信群,并按照群里发的网址下载“钉钉”APP来进行关注抖音做任务。W某某在该APP上加“派单员-莎莉”“导师-刘志良”为好友后,莎莉给W某某派发刷单任务,刘志良负责带W某某在平台上“美团竞猜“进行大、小押注。刷了几单任务后对方将佣金打到W某某在该平台的账户上,7月25日10时许,莎莉找W某某做完1000块的任务单后,告知其这次任务单是幸运联单,做完后会得到更多的佣金。W某某需再充值15800元,W某某经不住诱惑转账15800元后,对方又让W某某充值48500元,W某某询问是否可以不做,对方说不完成联单是不能提现的,并且还是最后一单,W某某便按照对方指示转账48500元,转账完成后对方再次让W某某做一个12万多的结算单,W某某此时醒悟,最终发现被骗65300元。
当大家对垫付刷单心存警惕时,骗子们便打着“无需垫付,一单现结”的噱头,引诱受害人上当受骗。除此之外,诈骗团伙往往会强调“操作简单”“足不出户”,以增加诱惑力度。
取得初步信任后,客服下发小额刷单任务,刷完正常返款,进一步打消受害人疑虑,并在后续的支付教程中做手脚骗取钱财;又或者利用高额佣金,将受害人引导到恶意网站或者要求受害人“垫付”资金。
精心设计的话术和剧本
这些套路虽然看起来漏洞百出,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上当?明明察觉到了对方的异常,为什么还要继续给钱?这源于骗子对诈骗话术和剧本的精心设计,同时,他们对受害人的心理进行了大量研究,预设了各种突发情况下的应对方式。

其中,仅仅“刷单客服”的诈骗话术就包括访客问答、新手调教、正式任务、资金安全、冻结应答等各个方面,预想了交流时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受害人一旦入套就很难逃脱他们的陷阱。
所有的“馅饼”背后,都标上了价格。受害人以为自己在刷单赚钱,其实掉入了诈骗陷阱。骗子会以操作失误、卡号输错等理由让受害人继续转账“赎回”前面投入的资金,甚至引导受害人去网贷借钱。
刷单属违法行为,切勿参与
网上兼职刷单是一种破坏正常网络购物秩序的行为,欺骗误导消费者,应坚决杜绝。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刷单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随着如今政策越来越严格,刷单这种虚拟交易,已经被归类为违法行为了。因此,我们要对刷单坚决说不,在心底为自己画上一道红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违法,也才能让骗子无可乘之机。同时,也需要谨记的是,任何要求垫资的兼职和刷单都是诈骗!
警方提示
1、不要轻信所谓的高额回报,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
2、网络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法的行为,任何要求垫资的网络刷单都是诈骗。
3、将对方的QQ、微信、电话号码、聊天记录等留存提交给警方,以便警方破案。
来源:灵寿县公安局城区公安分局
免责声明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灵寿在线对文章内容保持中立,请仅作参考。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